

中国电商进化论——从B2B、B2C到C2B、C2F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16日
浏览:1237次
2015年,整个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6.4亿万元(单位:人民币,下同),仅“双11”当天全网总销售额1229.4亿元,这意味着这天每秒成交额高达142万元,中国国人人均“剁手”88元。中国电商用了短短十几年,创造了另一个“中国速度”神话。
从无到有,回顾中国电商发展历程
时间回到1997年,彼时的中国电商还处于萌芽阶段,“贸易通”推出了贸易入门网站,接着中国第一家垂直B2B电子商务商业网站中国化工网(英文版)上线;1999年5月,有着“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之称的王峻涛创办中国第一家B2C电子商务网站“8848”,同年6月,《数字化经济》在8848开售,开创了中国网上销售图书的先例。之后电子商务不断地受到重视,在2000年新年前后,中国B2C电子商务迎来了第一个节日网购销售高峰。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中国电子商务的冰冻期与调整期,在此期间,阿里巴巴获得了日本软银等境外财团联合投资2500万美元,由此奠定了其电子商务王国的基础。
2003年,“非典”为中国电子商务带来了意外的发展机遇,各B2B、B2C电子商务网站的会员数量迅速增加,部分网站甚至开始实现盈利,同时不少网站开始酝酿C2C。彼时的中国C2C市场还只有易趣一家独大,而阿里巴巴看准时机创立淘宝网,又同时推出中国首个为用户提供第三方担保的在线支付服务“支付宝”。良好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外资,同年6月,eBay全盘并购中国最大的C2C电商易趣;2004年8月,亚马逊协议收购卓越网,并更名为卓越亚马逊。
而到2005年9月,腾讯推出“拍拍网”,C2C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中国电子商务也进入到了崛起和高速发展期。2007年4月,网盛科技推出“生意宝”,首开由垂直B2C转型综合B2B之先河;同年8月,获得今日资本投资1000万美元的京东商城开启了中国家电3C网购新时代。中国电子商务也进入了到了转型与升级期,各B2B、C2C等电商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但是2008年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多家知名B2B外贸电商倒闭,但是中国家电B2C领域却迎来了投资热潮,例如京东商城再度获得了今日资本和雄牛资本等联合注资的2100万美元等等。
之后的中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企业化电子商务运用成为常态,中国电子商务进入发展新元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创新高,但是,其增长率在2011年达到了33.0%的顶峰之后不断走低,到2015年已下降到21.5%,这反映出整个电商市场遭遇了瓶颈,而这与同质化竞争严重不无关系。与此同时,随着个性化、定制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电商企业开始向C2B、C2F模式转型,例如美丽说推出预售服务,2015年创立的必要电商平台甚至能够做到70万单/月的销售额,印刷业中的咔嚓鱼早在2008年就已提供定制服务。由此可见,中国电商的产业链正在反正改变,C2B、C2F等模式将成为新风向。
物流能力成电商升级转型基础
诚然,中国电商产业链的发展和进化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基础之上,但是也离不开与之息息相关的物流和供应链等环节的升级与优化。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和发展,也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没有物流快递业的支撑,中国电商业也不可能有如此迅速地规模化发展。不仅如此,物流发展的变化也成为了电商平台转型升级的基础。
中国电商发展之初,主要以B2B平台为主,外加少量B2C平台,对物流行业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但是之后B2C电商平台的大量出现,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物流承担了电商平台中卖家与买家之间的货物联系,如果电商平台上的卖家不能够及时完整地将商品送到买家手中,那么其客流量就会减少,也会给平台带来负面影响,进而造成整个平台的损失。
在2007年之前,电商平台无一例外地使用第三方物流,但是京东商城自营物流的出现,给整个电商和物流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它为京东的“211限时达”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更为京东带来了可观的流量。京东商城开创的自营物流,为电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模式,在京东之后,不少B2C平台也开始自建物流或者选择自建仓储与第三方物流紧密合作。而对物流行业来说,京东自营物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整个物流行业进入提速和高质量服务阶段,由此像淘宝网等C2C平台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不仅如此,物流的服务水平也成为了衡量电商平台的重要指标,“送货慢,服务差”的网购通病基本得到了解决。以去年“双十一”为例,短短的24小时内产生了6.8亿个包裹,这给整个中国物流快递行业带来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但是据统计,“双十一”有4成包裹在当天发走,最快的在开场后不到20分钟就已送到消费者手中,就连远隔万里的海外在一个半小时后也收到了第一个包裹。正是由于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强大助力,才能让电商毫无顾忌地掀起一个又一个购物狂欢节。
而近几年来,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更是为遭遇发展瓶颈的电商提供了转型的土壤。首先以京东为首的B2C电商平台开始全面发展,全面向综合性电商平台靠拢。现代化的物流除了能够满足鞋服、数码电子以及一些小商品等传统服务需求,还能够为生鲜、医药类等高要求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也是电商平台向全面化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从“消费需要”向“享受消费”转型,电商们纷纷开始推出定制化服务,从B2B、B2C向C2B、C2F转型。C2B、C2F等模式的出现让电商们的商品类目开始向个性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是商品包裹细碎化和订单少量多批次化,依靠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供应链管理成电商转型根本
除了物流,中国电商的发展和转型还建立在供应链的发展与优化之上。
在中国电商业刚刚起步阶段,对于大多数B2B平台来讲,承担的只是承接买卖双方的桥梁作用,对供应链的管控并不严格,而对于B2C平台而言,由于商品类目有限,同样不需要在供应链方面花太多的心思,而且彼时的整个中国企业们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也没有深刻的了解。
随着中国经济结束粗放型的增长阶段开始向“又好又快”转型,中国企业们也开始逐渐重视供应链在整个商业活动中的作用,由此带来了供应链升级,这也为中国电商们的发展的带来了契机。相比于线下购物,线上购物除了在商品类目和便捷程度上有优势,价格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何保持价格低廉的同时还能保证商品的质量,这就需要电商们具备可控可靠的供应链。
京东商城以3C类产品起家,并且以“假一赔三”保证其自营商品全部为正品,多年来深受消费者信赖,说明其供应链管理相当可靠;而反观以销售化妆品著称的垂直类B2C电商聚美优品,在面世之初就标榜为专柜正品低价,但是之后不断被爆出假货和供货渠道不透明,甚至导致其股价暴跌,不仅如此,聚美优品之后选择转型,开展了鞋服类销售,但据消费者表示,其鞋服质量参差不齐,相同款式的价格也较其他电商平台高,这说明聚美优品没有建立一个可靠稳定的供应链,反之也影响了自身平台的转型。
而到了近几年,中国市场的不景气和“去库存”压力使得中国企业举步维艰,尤其是在服装业。加上消费者心理需求变化,不断强调个性化,这给中国电商业乃至整个中国企业增加了不小压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电商却也因此找到了转型的契机,推出了个性化服务,即向C2B、C2F的模式转型。C2B、C2F电商模式让电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由此带来的“以销定产”的模式还能为电商企业们解决库存压力。
例如美丽说的预售模式,它先通过社交途径聚集卖家和买家,然后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为商家提供供应链服务。在这个平台上,订单超过20件衣服就可以生产,后续可以追单。在销售端,美丽说提供了报销政策,彻底解决了商家库存问题。而美丽说能够如此做的原因就是建立了一个快速响应的供应链,通过代工厂的派遣工程师将他们的信息系统与美丽说对接起来,以实现更准确的及时生产,也有效地解决了供应链的管控问题。虽然,在C2B、C2F等模式下消费者的需求是模糊、多样、分散的,给电商企业带来聚合需求的难度,甚至会造成单个商品成本下降困难和小批量生产能否规模化降低成本的问题,但是依靠一个完整可靠稳定以及能够快速反应的供应链,肯定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中国电商从无到有,从B2B、B2C发展到如今的C2C、C2B、C2F,其背后更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些需求为电商们带来了商机,加上物流和供应链不断发展和升级,相信未来的中国电商会更加繁荣。
从无到有,回顾中国电商发展历程
时间回到1997年,彼时的中国电商还处于萌芽阶段,“贸易通”推出了贸易入门网站,接着中国第一家垂直B2B电子商务商业网站中国化工网(英文版)上线;1999年5月,有着“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之称的王峻涛创办中国第一家B2C电子商务网站“8848”,同年6月,《数字化经济》在8848开售,开创了中国网上销售图书的先例。之后电子商务不断地受到重视,在2000年新年前后,中国B2C电子商务迎来了第一个节日网购销售高峰。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中国电子商务的冰冻期与调整期,在此期间,阿里巴巴获得了日本软银等境外财团联合投资2500万美元,由此奠定了其电子商务王国的基础。
2003年,“非典”为中国电子商务带来了意外的发展机遇,各B2B、B2C电子商务网站的会员数量迅速增加,部分网站甚至开始实现盈利,同时不少网站开始酝酿C2C。彼时的中国C2C市场还只有易趣一家独大,而阿里巴巴看准时机创立淘宝网,又同时推出中国首个为用户提供第三方担保的在线支付服务“支付宝”。良好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外资,同年6月,eBay全盘并购中国最大的C2C电商易趣;2004年8月,亚马逊协议收购卓越网,并更名为卓越亚马逊。
而到2005年9月,腾讯推出“拍拍网”,C2C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中国电子商务也进入到了崛起和高速发展期。2007年4月,网盛科技推出“生意宝”,首开由垂直B2C转型综合B2B之先河;同年8月,获得今日资本投资1000万美元的京东商城开启了中国家电3C网购新时代。中国电子商务也进入了到了转型与升级期,各B2B、C2C等电商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但是2008年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多家知名B2B外贸电商倒闭,但是中国家电B2C领域却迎来了投资热潮,例如京东商城再度获得了今日资本和雄牛资本等联合注资的2100万美元等等。
之后的中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企业化电子商务运用成为常态,中国电子商务进入发展新元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创新高,但是,其增长率在2011年达到了33.0%的顶峰之后不断走低,到2015年已下降到21.5%,这反映出整个电商市场遭遇了瓶颈,而这与同质化竞争严重不无关系。与此同时,随着个性化、定制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电商企业开始向C2B、C2F模式转型,例如美丽说推出预售服务,2015年创立的必要电商平台甚至能够做到70万单/月的销售额,印刷业中的咔嚓鱼早在2008年就已提供定制服务。由此可见,中国电商的产业链正在反正改变,C2B、C2F等模式将成为新风向。
物流能力成电商升级转型基础
诚然,中国电商产业链的发展和进化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基础之上,但是也离不开与之息息相关的物流和供应链等环节的升级与优化。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崛起和发展,也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没有物流快递业的支撑,中国电商业也不可能有如此迅速地规模化发展。不仅如此,物流发展的变化也成为了电商平台转型升级的基础。
中国电商发展之初,主要以B2B平台为主,外加少量B2C平台,对物流行业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但是之后B2C电商平台的大量出现,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物流承担了电商平台中卖家与买家之间的货物联系,如果电商平台上的卖家不能够及时完整地将商品送到买家手中,那么其客流量就会减少,也会给平台带来负面影响,进而造成整个平台的损失。
在2007年之前,电商平台无一例外地使用第三方物流,但是京东商城自营物流的出现,给整个电商和物流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它为京东的“211限时达”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更为京东带来了可观的流量。京东商城开创的自营物流,为电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模式,在京东之后,不少B2C平台也开始自建物流或者选择自建仓储与第三方物流紧密合作。而对物流行业来说,京东自营物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整个物流行业进入提速和高质量服务阶段,由此像淘宝网等C2C平台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不仅如此,物流的服务水平也成为了衡量电商平台的重要指标,“送货慢,服务差”的网购通病基本得到了解决。以去年“双十一”为例,短短的24小时内产生了6.8亿个包裹,这给整个中国物流快递行业带来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但是据统计,“双十一”有4成包裹在当天发走,最快的在开场后不到20分钟就已送到消费者手中,就连远隔万里的海外在一个半小时后也收到了第一个包裹。正是由于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强大助力,才能让电商毫无顾忌地掀起一个又一个购物狂欢节。
而近几年来,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更是为遭遇发展瓶颈的电商提供了转型的土壤。首先以京东为首的B2C电商平台开始全面发展,全面向综合性电商平台靠拢。现代化的物流除了能够满足鞋服、数码电子以及一些小商品等传统服务需求,还能够为生鲜、医药类等高要求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也是电商平台向全面化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从“消费需要”向“享受消费”转型,电商们纷纷开始推出定制化服务,从B2B、B2C向C2B、C2F转型。C2B、C2F等模式的出现让电商们的商品类目开始向个性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是商品包裹细碎化和订单少量多批次化,依靠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供应链管理成电商转型根本
除了物流,中国电商的发展和转型还建立在供应链的发展与优化之上。
在中国电商业刚刚起步阶段,对于大多数B2B平台来讲,承担的只是承接买卖双方的桥梁作用,对供应链的管控并不严格,而对于B2C平台而言,由于商品类目有限,同样不需要在供应链方面花太多的心思,而且彼时的整个中国企业们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也没有深刻的了解。
随着中国经济结束粗放型的增长阶段开始向“又好又快”转型,中国企业们也开始逐渐重视供应链在整个商业活动中的作用,由此带来了供应链升级,这也为中国电商们的发展的带来了契机。相比于线下购物,线上购物除了在商品类目和便捷程度上有优势,价格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何保持价格低廉的同时还能保证商品的质量,这就需要电商们具备可控可靠的供应链。
京东商城以3C类产品起家,并且以“假一赔三”保证其自营商品全部为正品,多年来深受消费者信赖,说明其供应链管理相当可靠;而反观以销售化妆品著称的垂直类B2C电商聚美优品,在面世之初就标榜为专柜正品低价,但是之后不断被爆出假货和供货渠道不透明,甚至导致其股价暴跌,不仅如此,聚美优品之后选择转型,开展了鞋服类销售,但据消费者表示,其鞋服质量参差不齐,相同款式的价格也较其他电商平台高,这说明聚美优品没有建立一个可靠稳定的供应链,反之也影响了自身平台的转型。
而到了近几年,中国市场的不景气和“去库存”压力使得中国企业举步维艰,尤其是在服装业。加上消费者心理需求变化,不断强调个性化,这给中国电商业乃至整个中国企业增加了不小压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电商却也因此找到了转型的契机,推出了个性化服务,即向C2B、C2F的模式转型。C2B、C2F电商模式让电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由此带来的“以销定产”的模式还能为电商企业们解决库存压力。
例如美丽说的预售模式,它先通过社交途径聚集卖家和买家,然后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为商家提供供应链服务。在这个平台上,订单超过20件衣服就可以生产,后续可以追单。在销售端,美丽说提供了报销政策,彻底解决了商家库存问题。而美丽说能够如此做的原因就是建立了一个快速响应的供应链,通过代工厂的派遣工程师将他们的信息系统与美丽说对接起来,以实现更准确的及时生产,也有效地解决了供应链的管控问题。虽然,在C2B、C2F等模式下消费者的需求是模糊、多样、分散的,给电商企业带来聚合需求的难度,甚至会造成单个商品成本下降困难和小批量生产能否规模化降低成本的问题,但是依靠一个完整可靠稳定以及能够快速反应的供应链,肯定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中国电商从无到有,从B2B、B2C发展到如今的C2C、C2B、C2F,其背后更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些需求为电商们带来了商机,加上物流和供应链不断发展和升级,相信未来的中国电商会更加繁荣。
- 上一篇: 中国的双十一 世界的收获季
- 下一篇:2016年10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