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如何呈现“落霞与孤鹜齐飞”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01日
浏览:1242次
去年8月,蚌埠市成功获批“2015年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成为当年获批的全国6个试点城市之一,这对于正在强势崛起的蚌埠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业来说意义深远。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业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助推创新创业、提振内需、扩大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和流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就在上周,蚌埠市出台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市级财政配套,推进建立适合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物流快递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全面解决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本周,市商务和外事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市网商协会负责人做客党报会客厅,共同描绘蚌埠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产业未来的蓝图。
试点契机
主持人:去年8月,我市成功获批“2015年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成为当年获批的全国6个试点城市之一。进入全国试点,对蚌埠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汪若怀:蚌埠获批全国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就像下围棋要抢“先手棋”一样,是抢占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业发展的先机,是率先抢占制高点,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试点带来的资金、政策支持无疑会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行业的加速发展。第二,电商和物流快递业的发展,能够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高就业。作为安徽省唯一获批的试点城市,发展电子商务对我们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提高蚌埠市竞争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开放型经济全面升级,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推进现代服务业增速提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三,协同发展的根本着力点在于更好地惠及民生。比如说,现在城乡都有很多人在做电商,带来商贸流通和商品服务的便捷化,我们结合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社区电商快递综合服务点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社区电商+生活服务+金融服务+末端配送”的综合服务体系,解决服务末端最后500米的问题,都是为基层的群众服务。
胡兵:现在我们讲到互联网+、讲到供给侧改革、双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网购,它包括各行各业如何跟互联网结合的问题。在这个领域,国家连续以顶层设计推动电商和物流快递业发展,可见国家高度重视。实际上,协同发展试点的第一批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去年,蚌埠、洛阳、株洲、大同、大连进入试点,落脚点在于形成地市级的经验,带动区域的发展。蚌埠进入试点,能够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广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拓展物流快递网络通道,优化末端配送网点布局,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和配送平台,探索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改革管理方式,推动电商物流快递经营模式创新,实现物流快递规划布局科学化、基础设施公益化、信息平台开放化、车辆通行便捷化、人才培养多样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培育壮大一批辐射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的电商、物流、快递企业,形成促进我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张玉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可以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形容。去年上半年,全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2000多万人,交易总额7.6万亿,今年这个数据正在翻番。
早在网商协会成立之前,我们就一直在关注蚌埠如何发挥贯穿东西南北的交通优势,打造大的物流节点。早在计划经济时代,蚌埠有全国知名的油库、糖库。而这次的试点,政策和资金的配套,是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发展的有力契机,如何用好资金,如何让政策落地,让网商和物流快递业得到发展,做大做强,成为蚌埠的一道亮丽名片,这对蚌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主持人:蚌埠在全国范围内入选试点城市,其中有哪些先天的优势和后天的努力?
汪若怀:说到先天的优势,我们首先会想到蚌埠传统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蚌埠贯穿南北、连通东西,一直是重要的物流节点和商贸重镇。这都是历史上的地位。再有,取决于近几年,蚌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省内的地位不断提升,那么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在全国、省内的增速、总量等名次也走在前列。近三年来,蚌埠商务经济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市开展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近10000家,开展电商的限上企业达36家,网络销售额达1.76亿元,较上年增长99.9%。目前,我们的电商发展指数排名位居全省第4。
先天的优势加后天的努力,二者缺一不可。市级层面领导的重视,我们申报时的积极努力,充分调研,做足功课,才能最终从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从另一方面看,我认为其中更重要的,是要有敢于创新、担当和突破的精神,这也是蚌埠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必备的软实力。
胡兵:蚌埠能够入选,得益于自身先天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成长性。蚌埠从2013年开始有快递行业的统计,当时我们的规模在全省第五、收入量是第六,但到2014年底,快递的量和收入都进入全省前三。到2015年,快递业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一位,可见发展的速度之快。除此之外,我们蚌埠市在2014年出台加快邮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社区便民服务体系等多个实施意见,把解决社区投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纳入进来,可谓下了先手棋。
在物流方面,蚌埠具有完善的物流仓储体系。2014年蚌埠市商流辐射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本地人口消费性总支出的比值)为1.5,仅次于省会合肥市,反映蚌埠对周边区域具有较强的商贸物流辐射能力。
发展瓶颈
主持人:蚌埠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行业发展的现状?
汪若怀:目前,我市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不断扩大,在淘宝集市、天猫、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阿里1688平台、速卖通等知名电商平台注册的电商数量不断增加,经营种类涉及工业、农业及服务业各个领域产品。在对全市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业进行的多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蚌埠电子商务虽然“醒的比较迟”,但这两年发展非常快,也呈现出与一、二、三产融合逐渐深入的特色。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顺利推进,电子商务与种植业结合,把分散弱势的农户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整合,使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便捷化、标准化。我举个例子,怀远县通过乡和行政村,以商务服务体系打造了农村电商3.0版,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通道。传统商贸零售企业也在积极融入线上发展的新模式,生活消费领域的电子商务也不断扩大应用范围,部分生产型企业和外贸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外贸”,建立门户网站并逐步开展跨境进出口业务。另外,我们有一批好的电商企业和电商基地,也有与之匹配的多层次政策支持。
胡兵:近年来,蚌埠市快递行业加速发展,增幅全省领先,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1416.4万件,同比增长82.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2015年一季度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484.78万件,同比增长72.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已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快递企业超过160家,主要快递企业EMS、顺丰、宅急送、申通、圆通、中通、韵达、汇通、天天等均已入驻蚌埠,初步形成了双墩物流园、华禹物流园、光彩大市场、高新区等快递产业聚集区。
张玉洁:网商协会成立以来,我们也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和学习。总体来说,蚌埠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网商多数规模比较小,缺乏本土大商、名商。不少传统的商贸企业都注意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在摸索转型,但是转型速度还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变化,龙头企业尚未形成,严格来说,没有形成电商产业链。
主持人:本地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的协同发展,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汪若怀:与当前先进地区的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状况相比较,蚌埠的电子商务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传统企业缺乏“触电”的敏感性,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不足,特别是生产性企业、工业企业,在互联网开发应用、人员方面投入不够;电商企业规模小而散,缺少具有龙头带动效应的电子商务企业,缺乏知名的本土电商品牌。电商产业园产业配套服务、集聚条件等不够成熟,各产业园还没有实现错位发展;更为紧迫的,是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对于电商人才的迫切需要,这其中既包含电商企业的人才、园区的管理人才,也包括电商规划顶层设计的人才。
作为新兴事物,我们的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在物流快递的基础设施建设、末端配送网络等方面还面临着问题,协同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有差距。这些不足和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今后我们推动两业协同发展的突破口。
胡兵:蚌埠的物流快递同样缺乏本土强有力的品牌,不少物流快递企业信息自动化的能力还不足。从2012年至今,物流快递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粗放的发展,弊端也暴露出来。近两年,快递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利润率下滑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快递企业开始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多数加盟企业占领市场快,但对于品牌形象的维护不到位,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同时,作为上下游的产业链,电商对快递企业利润存在着挤压,部分电商企业利用货源优势和快递企业之间价格战的弊病,打压快递的价格,从中赚取快递费。
电商的快速崛起和发展为快递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快递业的及时跟进和发展,又将成就电商更快速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同时业务合作又趋紧密的关系。
张玉洁:电子商务对传统商贸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它需要的是理念的不断创新。而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是,创新人才的紧缺。目前不少小微电商、农村电商的观念还停留在“会上网就能开网店”的原始阶段,对于电商经营环节中所需要面临的产品策划、质量标准制定、品牌包装、宣传推广以及销售、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网商协会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大家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少小微企业对于政策和资金有着大量的诉求。政策门槛略高、掌握信息的滞后,可能都成为制约协同发展的瓶颈,要扫清这些障碍,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为两业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扶持政策落于实处,也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协同蓝图
主持人:将从哪些方面加强电商与物流快递业的协同发展?
汪若怀:商务和外事部门作为电商主管部门,将立足全市做好电商顶层设计。《蚌埠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初稿正在修改完善,将作为引领我市今后电商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近期,我们会同市财政局、市邮政管理局精心编制了《蚌埠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完善一个机制和打造五大体系建设”,抓住全国试点的机遇,彰显蚌埠特色,力求形成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进一步修订电商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创造有利于电商与物流快递业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各县区的电商产业园错位发展,引导传统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最后,回应张会长提到的困惑,电子商务既要做大做强,也要让小微企业得到活力,我们还推出扶持的政策,助推小微民企实现电商的突破发展。
胡兵:在国家的重视和培育下,电商和快递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将进入一个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也将为快递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首要解决的是快递的安全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安全发展更是硬责任,一定要把底线守住。
今年快递方面试点工作主要任务概括为:“编制一个规划、建设两个平台、实现六个目标”。从顶层设计开始,为协同发展建立长远的制度,注重制度创新,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得以延续。从末端配送、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推动电商快递经营模式的创新,实现快递规划布局科学化、基础设施公益化、信息系统开放化、车辆通行便捷化、人才培养多样化、产业发展融合化。
张玉洁:“协同发展”对于处在同一条产业链条上的电商和快递企业来说,并非一个新鲜的词语,但绝对是保障两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关键词。促进协同发展,网商协会将不遗余力。我们近期在关注农林行业,计划从中挖掘、扶持一批项目,发现创新人才。如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种新方式,快递也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一种大众化服务。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本地的电子商务企业,倡导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严格自律。
就在上周,蚌埠市出台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市级财政配套,推进建立适合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物流快递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全面解决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本周,市商务和外事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市网商协会负责人做客党报会客厅,共同描绘蚌埠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产业未来的蓝图。
试点契机
主持人:去年8月,我市成功获批“2015年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成为当年获批的全国6个试点城市之一。进入全国试点,对蚌埠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汪若怀:蚌埠获批全国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就像下围棋要抢“先手棋”一样,是抢占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业发展的先机,是率先抢占制高点,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试点带来的资金、政策支持无疑会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行业的加速发展。第二,电商和物流快递业的发展,能够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高就业。作为安徽省唯一获批的试点城市,发展电子商务对我们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提高蚌埠市竞争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开放型经济全面升级,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推进现代服务业增速提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三,协同发展的根本着力点在于更好地惠及民生。比如说,现在城乡都有很多人在做电商,带来商贸流通和商品服务的便捷化,我们结合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社区电商快递综合服务点创新发展模式,打造“社区电商+生活服务+金融服务+末端配送”的综合服务体系,解决服务末端最后500米的问题,都是为基层的群众服务。
胡兵:现在我们讲到互联网+、讲到供给侧改革、双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网购,它包括各行各业如何跟互联网结合的问题。在这个领域,国家连续以顶层设计推动电商和物流快递业发展,可见国家高度重视。实际上,协同发展试点的第一批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去年,蚌埠、洛阳、株洲、大同、大连进入试点,落脚点在于形成地市级的经验,带动区域的发展。蚌埠进入试点,能够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广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拓展物流快递网络通道,优化末端配送网点布局,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和配送平台,探索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改革管理方式,推动电商物流快递经营模式创新,实现物流快递规划布局科学化、基础设施公益化、信息平台开放化、车辆通行便捷化、人才培养多样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培育壮大一批辐射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的电商、物流、快递企业,形成促进我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张玉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可以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形容。去年上半年,全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2000多万人,交易总额7.6万亿,今年这个数据正在翻番。
早在网商协会成立之前,我们就一直在关注蚌埠如何发挥贯穿东西南北的交通优势,打造大的物流节点。早在计划经济时代,蚌埠有全国知名的油库、糖库。而这次的试点,政策和资金的配套,是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发展的有力契机,如何用好资金,如何让政策落地,让网商和物流快递业得到发展,做大做强,成为蚌埠的一道亮丽名片,这对蚌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主持人:蚌埠在全国范围内入选试点城市,其中有哪些先天的优势和后天的努力?
汪若怀:说到先天的优势,我们首先会想到蚌埠传统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蚌埠贯穿南北、连通东西,一直是重要的物流节点和商贸重镇。这都是历史上的地位。再有,取决于近几年,蚌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省内的地位不断提升,那么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在全国、省内的增速、总量等名次也走在前列。近三年来,蚌埠商务经济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市开展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近10000家,开展电商的限上企业达36家,网络销售额达1.76亿元,较上年增长99.9%。目前,我们的电商发展指数排名位居全省第4。
先天的优势加后天的努力,二者缺一不可。市级层面领导的重视,我们申报时的积极努力,充分调研,做足功课,才能最终从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从另一方面看,我认为其中更重要的,是要有敢于创新、担当和突破的精神,这也是蚌埠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必备的软实力。
胡兵:蚌埠能够入选,得益于自身先天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成长性。蚌埠从2013年开始有快递行业的统计,当时我们的规模在全省第五、收入量是第六,但到2014年底,快递的量和收入都进入全省前三。到2015年,快递业增长速度位居全省第一位,可见发展的速度之快。除此之外,我们蚌埠市在2014年出台加快邮政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社区便民服务体系等多个实施意见,把解决社区投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纳入进来,可谓下了先手棋。
在物流方面,蚌埠具有完善的物流仓储体系。2014年蚌埠市商流辐射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本地人口消费性总支出的比值)为1.5,仅次于省会合肥市,反映蚌埠对周边区域具有较强的商贸物流辐射能力。
发展瓶颈
主持人:蚌埠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行业发展的现状?
汪若怀:目前,我市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不断扩大,在淘宝集市、天猫、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阿里1688平台、速卖通等知名电商平台注册的电商数量不断增加,经营种类涉及工业、农业及服务业各个领域产品。在对全市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业进行的多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蚌埠电子商务虽然“醒的比较迟”,但这两年发展非常快,也呈现出与一、二、三产融合逐渐深入的特色。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顺利推进,电子商务与种植业结合,把分散弱势的农户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整合,使农产品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便捷化、标准化。我举个例子,怀远县通过乡和行政村,以商务服务体系打造了农村电商3.0版,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通道。传统商贸零售企业也在积极融入线上发展的新模式,生活消费领域的电子商务也不断扩大应用范围,部分生产型企业和外贸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外贸”,建立门户网站并逐步开展跨境进出口业务。另外,我们有一批好的电商企业和电商基地,也有与之匹配的多层次政策支持。
胡兵:近年来,蚌埠市快递行业加速发展,增幅全省领先,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1416.4万件,同比增长82.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2015年一季度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484.78万件,同比增长72.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已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快递企业超过160家,主要快递企业EMS、顺丰、宅急送、申通、圆通、中通、韵达、汇通、天天等均已入驻蚌埠,初步形成了双墩物流园、华禹物流园、光彩大市场、高新区等快递产业聚集区。
张玉洁:网商协会成立以来,我们也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和学习。总体来说,蚌埠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网商多数规模比较小,缺乏本土大商、名商。不少传统的商贸企业都注意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在摸索转型,但是转型速度还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变化,龙头企业尚未形成,严格来说,没有形成电商产业链。
主持人:本地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的协同发展,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汪若怀:与当前先进地区的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状况相比较,蚌埠的电子商务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传统企业缺乏“触电”的敏感性,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不足,特别是生产性企业、工业企业,在互联网开发应用、人员方面投入不够;电商企业规模小而散,缺少具有龙头带动效应的电子商务企业,缺乏知名的本土电商品牌。电商产业园产业配套服务、集聚条件等不够成熟,各产业园还没有实现错位发展;更为紧迫的,是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对于电商人才的迫切需要,这其中既包含电商企业的人才、园区的管理人才,也包括电商规划顶层设计的人才。
作为新兴事物,我们的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在物流快递的基础设施建设、末端配送网络等方面还面临着问题,协同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有差距。这些不足和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今后我们推动两业协同发展的突破口。
胡兵:蚌埠的物流快递同样缺乏本土强有力的品牌,不少物流快递企业信息自动化的能力还不足。从2012年至今,物流快递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粗放的发展,弊端也暴露出来。近两年,快递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利润率下滑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快递企业开始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多数加盟企业占领市场快,但对于品牌形象的维护不到位,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同时,作为上下游的产业链,电商对快递企业利润存在着挤压,部分电商企业利用货源优势和快递企业之间价格战的弊病,打压快递的价格,从中赚取快递费。
电商的快速崛起和发展为快递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快递业的及时跟进和发展,又将成就电商更快速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同时业务合作又趋紧密的关系。
张玉洁:电子商务对传统商贸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它需要的是理念的不断创新。而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是,创新人才的紧缺。目前不少小微电商、农村电商的观念还停留在“会上网就能开网店”的原始阶段,对于电商经营环节中所需要面临的产品策划、质量标准制定、品牌包装、宣传推广以及销售、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网商协会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大家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少小微企业对于政策和资金有着大量的诉求。政策门槛略高、掌握信息的滞后,可能都成为制约协同发展的瓶颈,要扫清这些障碍,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为两业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扶持政策落于实处,也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协同蓝图
主持人:将从哪些方面加强电商与物流快递业的协同发展?
汪若怀:商务和外事部门作为电商主管部门,将立足全市做好电商顶层设计。《蚌埠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初稿正在修改完善,将作为引领我市今后电商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近期,我们会同市财政局、市邮政管理局精心编制了《蚌埠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完善一个机制和打造五大体系建设”,抓住全国试点的机遇,彰显蚌埠特色,力求形成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进一步修订电商产业发展的新政策,创造有利于电商与物流快递业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各县区的电商产业园错位发展,引导传统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最后,回应张会长提到的困惑,电子商务既要做大做强,也要让小微企业得到活力,我们还推出扶持的政策,助推小微民企实现电商的突破发展。
胡兵:在国家的重视和培育下,电商和快递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将进入一个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也将为快递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首要解决的是快递的安全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安全发展更是硬责任,一定要把底线守住。
今年快递方面试点工作主要任务概括为:“编制一个规划、建设两个平台、实现六个目标”。从顶层设计开始,为协同发展建立长远的制度,注重制度创新,让已经取得的成果得以延续。从末端配送、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推动电商快递经营模式的创新,实现快递规划布局科学化、基础设施公益化、信息系统开放化、车辆通行便捷化、人才培养多样化、产业发展融合化。
张玉洁:“协同发展”对于处在同一条产业链条上的电商和快递企业来说,并非一个新鲜的词语,但绝对是保障两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关键词。促进协同发展,网商协会将不遗余力。我们近期在关注农林行业,计划从中挖掘、扶持一批项目,发现创新人才。如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种新方式,快递也成为老百姓离不开的一种大众化服务。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本地的电子商务企业,倡导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严格自律。
- 上一篇: 仓库、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你会区分吗?
- 下一篇:“海购”低门槛时代终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