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砂石的分类
砂石一般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人工砂即机制砂,是指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含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那么砂子和石子究竟是怎么详细划分的呢?下面,砂小妹为您带来第二篇砂石骨料讲解——砂石的分类。






(砂子含水的三种状态)

(一)根据粒度和粒径划分的石子
矿山行业中说的石子粒径通常在5mm-31.5mm之间,其中:
5-1石子代表5-10mm碎石;
1-2石子代表10-20mm的碎石;
1-3石子代表16-31.5mm的碎石;
2-4石子代表二四分,国际标准为1/4-1/2英寸,表示10-15mm的碎石;
4-6石子代表四六分,国际标准为1/2-3/4英寸,表示15-20mm的碎石。
因为碎石需要在使用振动筛进行筛选分级时一个范围,这个1-2、1-3、2-4就是指的这个范围,单位是公分,也就是厘米,如1-2是这批碎石中小的直径是1公分,大的直径是2公分,当然,这个范围指的是绝大多数,不代表全部。
(二)根据粒度和粒径划分的砂子
一般而言,在湖、海、河、山间等自然条件中堆积的岩石碎屑中形成的砂石粒径小于5mm,经矿山机械加工而成的机制砂粒径小于4.75mm。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细度模数是表征天然砂粒径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三)砂石料的其他规格标准
1. 针、片状颗粒石料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2. 含泥量石子中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含量。
3. 泥块含量碎石中原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颗粒含量。
4. 石粉含量石粉是指粒径小于0.075mm(75微米)的岩石颗粒。
5. 坚固性砂石尤其是石子在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