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发展领跑淮海经济区
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1日
浏览:1212次
蚌埠新闻网讯(记者周芳林通讯员刘文伍)前不久,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完美对接。这举世瞩目的“太空之吻”离不开“蚌埠智造”的助力。0.33毫米、0.2毫米、0.15毫米,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再次刷新了中国超薄电子玻璃薄型化的生产纪录,实现了“超薄”到“极薄”的跨越。
这,只是蚌埠提质增效升级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长9.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两项主要指标在淮海经济区25市中高速领跑,位列第一位。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
聚焦工业突破。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聚焦工业突破冲刺第一方阵的指导意见》,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通过推广“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动态调整收费清单等方式支持发展,通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硅基新材料等工业项目引进和建设进度扩大增量。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22.6亿元,同比增长9.6%,在淮海经济区高速领跑,居第一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9家,规上工业产值达2137.4亿元,实现增加值528.8亿元,增长10%,居淮海经济区第二位。
打造商贸重镇。我市积极打造义乌国际商贸城、徽商物流园、中华玉博园、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等多个百亿级商业航母,推进商贸市场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商业+物流+互联网”一体化新格局;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7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6.5亿元,增长12.7%,居淮海经济区第四位。
强化投资拉动。我市紧抓工业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三季度,新开工工业类投资项目682个,同比增加159个,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5.7%和54.3%,均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82.1亿元,增长16.3%,居淮海经济区第二位。
“五年的工资收入近乎翻了倍儿,2010年的时候工资还不到2000元,现在一个月能拿到3800元了。”陆女士在我市一家机械公司上班已有七个年头,这些年,她对蚌埠的发展越来越充满信心。
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居淮海经济区第一位。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蚌埠人整体收入水平的增长,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全市经济的稳中向好发展密不可分。
这,只是蚌埠提质增效升级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长9.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两项主要指标在淮海经济区25市中高速领跑,位列第一位。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
聚焦工业突破。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聚焦工业突破冲刺第一方阵的指导意见》,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通过推广“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动态调整收费清单等方式支持发展,通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硅基新材料等工业项目引进和建设进度扩大增量。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22.6亿元,同比增长9.6%,在淮海经济区高速领跑,居第一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9家,规上工业产值达2137.4亿元,实现增加值528.8亿元,增长10%,居淮海经济区第二位。
打造商贸重镇。我市积极打造义乌国际商贸城、徽商物流园、中华玉博园、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等多个百亿级商业航母,推进商贸市场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商业+物流+互联网”一体化新格局;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67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6.5亿元,增长12.7%,居淮海经济区第四位。
强化投资拉动。我市紧抓工业投资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三季度,新开工工业类投资项目682个,同比增加159个,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5.7%和54.3%,均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82.1亿元,增长16.3%,居淮海经济区第二位。
“五年的工资收入近乎翻了倍儿,2010年的时候工资还不到2000元,现在一个月能拿到3800元了。”陆女士在我市一家机械公司上班已有七个年头,这些年,她对蚌埠的发展越来越充满信心。
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居淮海经济区第一位。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蚌埠人整体收入水平的增长,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全市经济的稳中向好发展密不可分。
- 上一篇: 我市取消车辆年检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
- 下一篇:蚌埠被评为2016“电商百佳城市”